正襟危坐话太极

来源:本站   作者:杜德平 2019-08-20 阅读: 13654 次

    俗话说,站有站相,坐有坐相,中国是礼仪之邦,坐姿也是也十分讲究。古人认为故始有礼仪之正,方可有心气之正也,内在礼仪就是外在礼仪的深层体现。所以人们在端坐时,也能体现出自身内在的修养。

     宋·苏轼《赤壁赋》:苏子愀然,正襟危坐而问客曰:‘何为其然也?’。所谓正襟,就是整理衣襟;危坐,就是端正地坐著;形容严肃的样子。

    宋代之前,交椅还没有出现时,古人都是席地而坐。坐姿主要是跽坐,也叫正坐,即屈膝跪坐,臀部放于脚跟上,上身挺直,双手放于膝上,气质端庄,目不斜视。有时为了表达说话的郑重,臀部离开脚跟,叫做长跪,也叫起。

     这种坐法也称之爲金刚坐,金刚坐是中国古人日常读书、交谈时所形成的一种自然而然的方法。儒家特别推崇的坐姿正襟危坐,坐时立身中正,不偏不倚,宛若把《中庸》的道理放置在坐姿中,身体不能东倒西歪,心进入如不动的金刚之心的境界,坚毅、宁静、自然、本然,定静一如。这种状态,可对自然、对人、对所修持的道,有敬畏之心,避免身心的懈怠和散漫。陈式太极拳的陈王廷被后人称爲牌位先生,形拳走架中正安舒。

    正襟危坐可以抻动脚部的力量。如果平时没有坐习惯的人,开始会感到脚发麻,脚踝疼痛,脊柱难以保持伸直,时间长了,整个身体不舒服,可能很快会产生杂念。如果坚持坐下去,膝关节、脚腕和腿肚、大腿部肌肉会渐渐变得软些,麻木感会逐渐消除,会感到周身舒服。此坐式初学者可每次坐3-5分钟,以后可养成用此坐姿看电视、读书以及聊天的习惯。保持这种坐姿,纹丝不动,静静体察身体的各种感觉,儘量坚持的时间久一点。

    正襟危坐看起来很简单,但如果腿的通透度不够,坐不久,因身体压瘪小腿内血管的原因,腿会麻、会疼,心裡会很烦躁、安静不下来,甚至会产生不想坐下去的念头。正襟危坐是通过静的坐姿而让气血更好流通的方法,坚持练下去,整个身体会变得谐调,腿部不仅没有任何疼痛感,腰和背还会产生一种无比舒服的感觉。此外,由于用坐的管道长时间地压住小腿及脚部,使气血壅积于膝部以上的部位。这好比河中筑水坝,水位升高,就加强了水的衝击力,这样在站起时,壅积之气血就像河水决口似的,能直冲到脚趾,如此就强化了腿部的锻炼。

     生活无处不太极!这种坐,练的就是静定之功。静,从字面来看,就是静止不动的意思;定在太极拳中,则是一种生命的体验。表面看,太极拳像是始终在运动中的;然而,阴阳互孕、阴阳既济、动静如一才是太极拳的运动本质。没有了后者,太极拳的内涵和魅力就会丧失殆尽。以传统太极拳为例,其价值,体现在拳法的每一招式中,每一个动作都伴随著静、定,所谓的意断形不停,指的就是形体虽然在运动中,心神必须处于静定中。静定,从定开始修。《大学》有云: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静。定,心定如寂;静,思维安静专一。定是背景和土壤,静是精神专一、专心一意。正襟危坐是可以强化静定功夫。

    总之,正襟危坐源于中国,承于日本、韩国、印度,不仅仅是养身健体的有效方法,也是待人接物起码礼节,体现了一个人、一个民族的基本素养。

武道网商务合作

QQ:129517997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