蛤蟆功

来源:本站   作者:admin 2019-03-06 阅读: 8994 次


 

1.歌诀

蛤蟆功,下苦功,举石墩,双百零。指头插,皮拳冲。摩揉腹,用软功。木铁锤,照劲摆,棍子打,砍不疼。

 

2.练法

①举石墩每个10斤,两个石墩20斤重。此法专练习腕臂之力,经常练之,力量渐强而肌肉逐渐坚实。

②渐渐练习,日增气力,月增重量,至双手各举百斤石墩,如能运用自如,其臂腕之力则成。

③弃去石墩以赤手空拳行之,提举如举墩相似,力聚两臂,一抓一放,肌肉成块。

④力气聚于胸背和两臂之上,肌肉棱起突凸成小股状,则坚硬如石。

⑤运气于腹,用指掌点插,拳头击打,互相交替击揣。

⑥睡卧时用双手交替摩擦肚腹,柔软如棉,运气时则坚硬如刚。

⑦用木槌交替捶打肚腹和脊背。

用铁锤击打脊背和肚腹

⑨卧木板上压石块在身上。

⑩马步桩功需要久站,练习两腿和胯股坚实。木棍砸折,而身上毫无知觉,根本不疼。刀砍而不入,须持恒苦练30余年,仍要继续奋斗。

 

3.功法略解

①蛤蟆功,又名癞团劲,俗名举墩子,是少林七十二艺中硬功外壮功法,属阳刚之劲路。是专供练习人身各处肌肉硬度的功法,为少林寺武僧经常研习的重要功夫。

②在少林武术中,讲内练一口气,外练筋骨皮。内外兼修,形神具备是少林拳运动的重要特点。"气",即指呼吸之气,更指运行全身之精气。气足则血旺,气血两旺,劲力才强。"气"和"劲"是互相联系的,气是劲的动力,劲是气的表现形式。对此少林高僧觉远上人曾经有精辟的论述:"力以柔而刚,气以运而实,力从气出,气隐力显,无气则力自何来?俗家之力,其来也猛,而其实著也,多浮而鲜沉。名手之力,其来也若在有意无意之间,而其抵实沾灾而后全力一吐,沉重若山,可以气透腹理。此其故,由于俗家之力刚,名手之力柔,刚则虚浮,柔则沉实,习之既久,自能知晓。盖一掌或一拳之打出,手之着力,则气有三停:一停于肩穴,二停于拐肘,三停于掌根。如是而求力贯透指颠或掌心难矣。至于柔运之力,则与此不同,一举手则全身之力奔赴于气之所运。所谓意到气随,速于声响,精确之功,学者可以悟矣。"少林寺僧人很早就把气与力结合得很好,从少林寺传出的内功图,其中有十二段锦、易筋经十二图都与气功有关。寺僧很早就注意武术和气功相结合。因此经过蛤蟆功的练习,能使练功者腹中丹田之气充实起来,内在的气流运行于四肢和百骸,即能重击敌人,也可抵御他人之重击。从而在技击实战中发挥更好的威力和技术,克服怕挨打的消极态度,使和他人搏斗,能敢冲敢打,毫不容情的击败对手夺取胜利。

③练习蛤蟆功的要点:此功可使肌肉坚实,是御敌之法,天津一带习此功者最多,多以练力为主。如举60斤、80斤、100斤、120斤、40斤、180斤、200斤,都是拙力笨练,并无内壮可言。此功"内练蛤蟆气,外练筋骨皮"。虽是内功外壮,也兼软功内壮。即可祛病延年,又可强身御敌。

 

 

武道网商务合作

QQ:129517997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