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拳谱对掤劲的解释为:掤义何解,如水负舟行,先实丹田气,次紧顶头悬,周身弹簧力,开合一定间,任尔千斤力,飘浮亦不难。意思是说掤劲要像流水一样能够漂浮起重载的船只。周身的弹簧力犹如波浪起伏。掤劲不是凭双手的拙力,而是靠将肩、肘、胯三道气圈松圆散出而形成的掤劲。掤劲在练拳过程中应贯彻始终。
老拳谱对捋劲的解释为:捋劲义何解,引导使之前,顺其来势力,轻灵不丢顶,引之履豆长,力尽自然空,重心自维持,莫被他人乘。意思是说:捋劲要顺对方来力方向,将其来力引进落空。捋劲不凭拙力而靠内功,用自身的气圈之旋转,将对方来势、来力化解。
老拳谱对挤劲的解释为:挤劲义何解,用时有两方,直接单纯力,迎合一劲中,间接反应力,如球碰壁还,又如钱投鼓,跃跃声铿然。意思是说:当对方来力时,我之挤劲要使其像球碰在墙壁上、铜钱投在鼓面上一样被反弹回去。挤劲中含有弹簧力。挤势为右前臂斜置于胸前,左手食指、中指、无名指置于右腕内侧一寸处,双腿成右弓步,平送腰胯向前运行,内劲挤出。
老拳谱对按劲的解释为:按劲义何解,运用如水行,柔中已寓刚,急流势难挡,逢高则膨满,遇凹向下潜,波浪有起伏,有空必钻人。意思是说:按劲要像河水急流,波浪起伏势必难挡。按的动作为:双手由胸前向前按出,双腿成左(或右)弓步,平送腰胯。内劲靠体内十字的水平线催动气圈按出。做个比喻:走按劲好象是掀箱子盖,内劲要直接作用于箱子后侧的合叶上。
老拳谱对采劲的解释为:采劲义何解,如权之引衡,任尔力巨细,权后知轻重,轻移则四两,千斤亦可称,若问理何在,杠杆作用存。意思是说:采劲起着秤杆上的秤陀作用。俗话说:秤陀虽小压千斤,这正是采劲中四两拨千斤的道理。采势最主要的是依靠掌心下踏,使内劲松向下沉,而不要靠拙力硬向下压。
老拳谱对挒劲的解释为:挒劲义何解,旋转如飞轮,投物于其上,脱然掷寻丈,急流成漩涡,卷浪若螺纹,落叶坠其上,倏尔便沉沦。意思是说:挒劲好似急流漩涡,卷浪旋转,落上之物便有下沉拋出之感。挒式靠腰和肘的协调旋转。不要用拙力硬掰,要靠外形的动作借对方之力和自身气圈的转动而形成。
老拳谱对肘劲的解释为:肘劲义何解,方法计五行,阴阳分上下,虚实宜分清,连环式莫挡,开花锤更凶,六劲融通后,用途始无穷。意思是说:肘法有上、下、左、右、前、后、连环肘等用途,棚、捋、挤、按、采、?六劲都和肘劲密切相关,六种劲法要以肘劲为后援,肘劲又要融通六种劲法发出。
老拳谱对靠劲的解释为:靠劲义何解,其法分肩背,斜飞式用肩,肩中还有背,一旦机可乘,轰然如捣稚,仔细维重心,失中徒无功。意思是说:得到时机可用肩靠或背靠,但应注意不能失去重心而被人所制。靠劲只能由肩部或背部发出。肩之靠劲常和上述七种劲法配合使用。至于前进、后退、左顾、右盼、中定,主要是就步法而言的。
进退表明步法的进退有序。步法并非是单纯的下肢运动,应配合着上身的动作有机地进行变换。可以这样解释:如果把上身想象为一座古钟,那么悬挂在钟内中心的钟锤前后摆动即象征着身体重心的移动,走弓步时重心前移如钟锤前摆,变虚步时重心后移似钟锤后荡。无论是虚步变弓步,还是弓步变虚步,都不可用两腿肌肉收缩产生的拙力,而应靠钟锤的摇荡变换两腿间的重心。否则就会影响步伐的灵活,造成膝、踩部的紧张不适。
练拳时架势的高低要根据个人身高、腿长、功夫深浅等具体情况而定。步幅的大小应取决于两胯、两腿、两踩、两足有无舒适灵活的感觉。总之,拳架的高低,步幅的大小,不可一概而论,不能强求过大的架势或过小的架势。这样要求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下半身的僵滞,为松腰松胯、全身的灵活变换创造条件。
顾盼表明要照顾到身体的左右两侧,保持身体的轻灵和平衡。练拳时只有始终平稳舒适地运行,才能达到健身养气的目的;技击中以有充分发挥自己十字之横线的作用,才能起到控制对方十字之横线的作用。顾盼要运用气圈左右逢源、双手和双臂要左伸右缩或右伸左缩地变换自如,以利于化引和发出对方。
中定是太极拳一系列要领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环。无论是养生还是技击都要求维持好自己的中。"中存则成功,失中则失败。立身中正安舒,方能支撑八面,老拳谱中的这句话充分说明了中定的重要性。练拳时还特别强调:从中心出手,向中心收手。 棚、按、挤、肘、靠的内劲,要由中心出手发出;探、例、将的内劲,要通过向中心收手接回。
这些要求要以中正安舒为基础,又体现了中正安舒。这是养生和技击的关键之一。养生中的开合,技击中的放收,都不能脱离中。掌握了中,才能使内气收放自如,灵活运用。技击中最关键的就是要控制住对方的中。功夫较高的人可由中的舒适放松中获得主动,功夫较差的人则会因失中而处于被动不适的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