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听人说,万事开头难,想来人生的修行也是如此。
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却不知道这第一步究竟要踏往何方?让我们试着把眼光投向千年以前,也许,经典早就给出了答案,一直在等着我们去寻找,去践行。
《大学》中说: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。这句话精准深刻又完整地道出了做好人、做好事的根本秘诀和完整过程。其中精华的六个字止、定、静、安、虑、得,更是堪称六字真言。好好理解体悟,必能成人成事。
止树立目标
孟子说:道之所在,虽千万人吾往矣。
什么是目标?目标就是方向,你的事业要做到什么样?你的人生要走向哪里?这一步做不好,人的心就是迷糊的,路就是模糊的,不仅心中空虚,还会事事混乱。所以人最开始先要树立目标,而这需要人对自我有全面、深入而准确的认知,自己喜欢什么、适合什么?想清楚了,目标才会明确。迈开步子前,先多想想不是坏事。
定坚定志向
苏轼说:古之立大事者,不惟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。
明代吕坤也说:贫不足羞,可羞是贫而无志。
目标明确了,自己的志向自然也就有了,但这还不够,志向还需要坚定。目标的确立更多的需要思考,志向的坚定则需要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情怀。这样才能在内心时时提醒自己,告诉自己应该怎么做,并源源不断地为自己提供前行的情感动力。而真理想,必是情怀。
静摆正态度
王安石说:看似寻常最奇崛,成如容易却艰辛。
仅仅有目标和志向还不够,好高骛远、眼高手低的人太多了。所以接下来还要摆正态度,这个态度便是不浮躁。当下时代,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心浮躁,踏实不下来。所以根本的问题,就是摆正态度,这个态度便是镇静不躁。只有摆正了态度,才算看到了希望。
安安下心来
佛语说:不妄求则心安,不妄作则身安。
态度摆正了,心也就安下了。目标的明确是因为想得清楚,所以理得;志向的坚定是因为合于自己的心,所以能心安;态度的摆正则将这两点更加巩固,接下来自然也就到了心安理得的阶段。到了这一步,就算为做人做事打好了内在的基础,接下来就该是行动了。
虑周全考虑
要做事,就要考虑身处环境里的人、事、物,考虑要做什么和怎么做,尽量周全不失,否则事情还是做不成。《孙子兵法》讲谋定而后动,能不能在做事前考虑周全,反映的就是一个人谋的能力,否则只能算有勇无谋。前面四步是修养,这一步关乎的则是智慧,全都是成事的必备条件。
得终有收获
有了前面的基础,就有了心得。然后再踏踏实实去做,也必有所得。唐代李绅诗云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籽,基础打好了,收获就只是水到渠成的事。天之道,圆转周流。这些收获所得还会成为你的经验,为你进一步夯实基础,而更进一步去做更好的人、更大的事。
这六个字,从小处到大处、环环相扣,可以说就是人生的六个根本环节,每一步都极为重要而必不可少。铭记、体悟、踏实去做,就一定能将事情做好,将人生之路走好。正如《大学》接下来所说的: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;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