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族武术比赛现场,迎来白须飘飘的70岁选手

来源:本站   作者:网络 2019-09-15 阅读: 19208 次

9月中旬,郑州奥体中心体育馆迎来各路高手,刀枪棍棒齐亮相,堪比武林大会,他们正在参加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运动会民族武术竞赛项目。

在比赛现场,有一位70岁的选手,白须飘飘,引人注目。他是青海西宁八门拳的掌门人,习武60年,教过的徒弟上千人,曾收过年龄最大的弟子为92岁。

民族武术比赛现场,迎来白须飘飘的70岁选手

这一场比赛堪称武术大会:有扛着板凳的土家族板凳拳选手,有拿着金箍棒展示猴拳的小伙子,还有英姿飒爽的女侠士然而,当杨学海出场时,迅速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。

杨学海今年70岁,来自青海西宁,回族人,是此次民族武术比赛中年龄最大的参赛选手。他身着一袭蓝色练功服,手持一根鞭杆,蓄着长长的白须,颇有种道骨仙风的意味。见到他上场,虽然还未亮出动作,观众便不约而同地送上掌声和欢呼声。

比赛开始后,杨学海展示起青海当地的传统拳术八门拳。只见他时而单手执杆,时而双手转杆,时而上演一组连环旋转动作。赛场上,杨学海威风凛凛,精神矍铄,他翻展腾挪,招式变换迅速,一根鞭杆上下翻转,让人眼花缭乱。在杨学海大约3分钟的比赛中,场上爆发出五六次热烈的掌声,同时伴随着许多句响亮的叫好声。

经过多轮展示,杨学海在收尾阶段重心稍显不稳,最后亮相时不小心弄错了方向,杨学海愣了一下,立马掉转身回到正确位置。这个可爱的失误被观众看在眼里,现场最后一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,以此向这位长者表达着敬意。

下场后,杨学海的后背留着大片汗水的痕迹。对于这场比赛,杨学海表示:我的心情很激动,但是名次肯定不行,我已经参加过两届全国民族运动会,这次是我最后一次参加全国民族运动会,收官之战没打好,我还是有点难过的。

他是青海八门拳掌门人,所教徒弟上千人

你一定难以想象,眼前这位和蔼的老人,其实是青海八门拳的掌门人。

小时候,杨学海喜欢看连环画,尤其是类似《三侠五义》等武侠小说,慢慢地,习武的愿望越来越强烈。10岁那年,他决定找个当地有名的武师学习,这个毛头小子开始走上习武之路。

1975年,杨学海拜著名武术家马奇术老师为师,经过八年的刻苦学习,最终得到了老师的真传,完整系统地继承了八门拳,并传承至今。

如今,杨学海是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宁八门拳的传承人,所教过的徒弟已经有上千个,遍布全国各地,包括藏族、土族、撒拉族等多个民族,还有他的两个孙子和一个孙女,其中年龄最大的弟子有92岁高龄。

我收徒弟就像割韭菜,收完一茬又一茬。杨学海笑称,这些年,有源源不断的学生慕名而来,他乐在其中,自己的团队也成了一个民族团结的平台,各种武术文化在此汇聚交融。

但杨学海毕竟已经70岁了,体力不比当年,收徒弟还要收到什么时候?杨学海表示,只要有人愿意学,我就愿意教,一直教到生命尽头吧!

杨把式每天坚持练拳,正在抓紧培养接班人

在青海当地,杨学海有个响当当的江湖名号,叫杨把式。他说,这是大家对他的认可和尊重,他特别喜欢这个称呼。来青海旅游的武术爱好者,只要问起哪里可以练武,当地人都要向游客推荐杨把式。面对远道而来的游客,杨学海往往要与之切磋一番,过过武术瘾。

来到郑州参加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运动会,杨学海也是抱着切磋交流的目的,想向更多人把八门拳推介出去。这是他第一次来到郑州,他说赛后如果有时间,计划去少林寺拜访一下,感受一下少林武术的魅力。

与共和国同龄的杨学海,见证了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。他回忆起曾经在技校当学徒的日子,十七八岁的他经常吃不饱饭,去外地工厂学习的时候,那里供应除了饭菜,还给发鸡蛋,杨学海偷偷把鸡蛋攒起来,有一天实在太饿了,他一顿吃了一百个鸡蛋。回想起当年的窘迫,杨学海对现在的生活感到非常满意:现在条件好,想吃什么都能吃到,以前如果谁有一件体面的练功服,那都是最大的富翁了。

如今,杨学海每周三和周四下午,给当地两个小学代课,传授八门拳。其余的时间,每天早上五点到九点,会带着弟子进行训练。

尽管已经70岁,但杨学海还是每天坚持练三四个小时,他说:我现在要抓紧培养下一代的接班人,把八门拳全部传给接班人,让他们继续往下传,一直传承下去。

【相关链接】什么是八门拳?

据了解,八门拳是乾隆年间,武秀才杨国奇被派到西宁府守备的时候,所创编的一种拳法,至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。八门拳全名叫驷意八门拳,主要流传于青海,甘肃,宁夏,新疆四省区,现在主要流传于青海省西宁市的回族中间,2009年八门拳被青海省政府列入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武道网商务合作

QQ:129517997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