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研究员,中国武术九段,曾任国际武联技委会主任、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、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副院长陈国荣,应大运河武术文化联盟之邀,出席省级大运河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传统体育展演交流暨2024大运河武林“论剑”系列活动,本文根据陈国荣老师在传统体育传承人”对话“的讲话整理而成。
很高兴受大运河武术文化联盟的邀请,参加本次论坛。这是第二次了,去年也在这里跟大家做了交流。今天又有了新的命题,讲的是非遗的事。实际上,非遗不是我们的唯一。我们武术占了两个光,一是我们自身有一条发展的主线,二是文旅部现在做的非遗,对武术人来讲,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契机。
一、非遗武术
我们有国家级、有省级、有市级的非遗项目,在非遗评审中“历史价值、文化价值、艺术价值、科学价值”是必须具备的四大价值,不然就很难评上。
作为非遗武术,其核心还是拳种。比如巩式通臂拳,如果你是非遗传承人,你一定要把通臂拳的内容和体系全部掌握清楚,你在推广过程中,可采用一种+的办法,但是核心的东西还是武术。如果离开了拳种概念,就可能会出现碎片化的理解。不是打一拳,踩一脚就是武术,那可能是动物性的自身反应。真正的武术是成体系的,结构相对是固定的。
拳种是武术的四梁八柱,是武术的组成内容。当有人问到你是练什么的?回答练武术时,肯定还要问具体练的是什么?回荅说是练通臂拳或练鹰爪拳,这时才清楚你练的是什么。因为武术内容太大,它不是一个项目。
1984年武术挖掘整理工作中,认定了129个拳种,每个拳种严格的讲,必须有功法、有对抗、有套路三种运动形式。没有这些运动形式,你就成不了体系,也没有相应的结构,就很难传承下去。今天创编一个,可能时髦一下,过几天就没了,所以传承一定要有它核心的东西。
我们的非遗武术传承也是要围绕武术自身的发展主线,这样才是按照规律办事。这个千年传下来武术是需要历代人去完善的。
全国非遗评审最基本的两条时间标准:一是100年,二是三代。低于这个标准,基本上就进不了评审视线。这个就是积累,就是传承,这个很重要。
二、武术的价值
借今天这个机会,我也想谈谈武术的价值。
实际上我们谈到武术,其核心就是谈,什么是武术?武术有什么作用?怎么发挥它的作用?简单就是武术是什么?能干什么?我们怎么干?在座的武术传承人做的都挺好,干的内容也很多。
武术基本作用就是:强身健体、防身自卫、修身养性,这三个是核心作用。此外还有四个社会价值:竞技表演、传承文化,传播精神、武化教育。我们原来讲武术教育,这几年一直思考探讨,能不能提出把武化教育的概念提升到与文化教育的同等位置。
三、武化教育
“文武兼修,文武兼备”历来是中华民族教化育人的两个重要方面。文化武化,相辅相成,缺一不可。文武同化,相得益彰。加强对青少年的武化教育,可以全面提高身体素质,提升应对困难与挑战的能力,塑造健全的人格,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,坚定民族认同与文化自信,厚植爱国主义精神。传习中华武术技法,传承中华武术文化,传播中华武术精神,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积极意义,对提升全民族的“精气神”有极其深远的影响。武化教育与文化教育一样是对人的系统教育,终身教育,必须教育。
(一)武化教育有助于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。武术是中华民族自身的传统体育,拳种众多,特色鲜明。其独特技法要求和习练方法对全面提高青少年的速度、力量、耐力、柔韧、灵敏、协调等身体素质具有显著作用。
(二)武化教育有助于青少年掌握格斗技能与提高防范意识。武术动作涵盖了踢、打、摔、拿等丰富的格斗技能。通过对武术技法的系统演练与掌握,可以有效提高面对困难与挑战的自信心和防身自卫的能力,对减少校园欺凌现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(三)武化教育有助于青少年品德修养的提升。以“忠、义、信、勇”为基础的价值体系是武术精神的核心内涵。“武以德立,德为艺先”“未曾学艺先学礼,未曾习武先习德”是习武者的根本遵循。历来武术各拳种流派都十分注重武德修养和武礼规范。通过习武可以培养青少年宽厚谦让、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,树立助人为乐、见义勇为的优良风尚,实现品德修养的全面提升。
(四)武化教育有助于青少年塑造健全的人格。武化教育从武德、武礼入手,把武德作为立身之本,把武礼作为行为规范。通过习武培养青少年自律、忍耐、坚强、勇毅、百折不饶的意志品质,增强抗压能力,提高勇于拼搏,敢于胜利的胆识,塑造青少年健全的人格。
(五)武化教育有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具有天人合一,阳阳互补;仁爱待人,礼让三先;怡情铸志,保家卫国;澄澈清净,延年益寿的中华文化的鲜明特征。武术不仅是中国的传统体育,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,蕴含着阴阳五行,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。通过习武有助于青少年了解丰富的传统文化,武学思想,从而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中华文化的自信,为中华文化的永续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。
(六)武化教育有助于尚武精神的传播。武术精神是一种图存图强的信仰,是一种行为自律的力量,是一种百折不挠的气节。武术精神具有广泛的民族性和社会性,代表了中了中华民族爱国、自强、强身、保民、抗争、向上的精神。武化教育有助于培养青少年自强不息,积极进取,勇于担当的气概,有助于传播尚武精神,砥砺强国之志,厚植爱国主义情怀。
武化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,对培养文武双全的接班人具有重要作用,应当成为学校教育的必修课程。